第154章(4 / 11)
资金方面会比较困难,所以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修路能不能先用两地政府和省里拨的那部分钱,至于我们该出的这五十多万元,可不可以稍微缓三四个月?这样也不耽误工期。”余思雅跟高市长打商量。
这条路怎么也要修大半年,工人工资是按月结,材料费也是拿多少算多少,用了之后再结算。只要将这个付款的顺序稍微调整一下,清河鸭就能赢来三四个月的缓冲期,届时这笔钱也就不是事了。
其实现在集团也能拿得出来这笔钱。因为这两个月是销售旺季,光是清河鸭几个门市部一天就有数万元的现金流,此外还有百货公司、两省铁路局、供销社以及一些大单位的团购。这些加起来,一个月能有数百万的现金回流,所以哪怕买机器掏光了上半年的盈利,集团的现金流也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开年之后,新的生产需要不少的钱,得留一部分资金。还有就是马上要过年了,得给全体职工发放福利。
除去宜市饲料厂刚招工,还没正式开工上班,不用发工资和福利。其他几个分厂、门市部的职工都要发,算下来总共有五千余名职工的福利。
去年发了三个月的工资作为福利,今年集团效益好,肯定不能比去年少。余思雅计划今年老职工多发四个月工资作为奖励,未干满一年的新职工多发三个月工资,管理层再额外多发三个月的工资,连同当月要发的工资,算下来要一百万元左右。
这笔钱无论是拿来建厂还是修路都够了。但余思雅觉得既然承诺了要给职工发福利,集团效益又好,大家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就盼着过年的福利吗?不能因为集团的规划就去克扣或是推迟职工福利,这样会降低职工对集团的信任感,也不利于集团的管理。
所以她就把脑筋动到了修路的这笔资金上。省里和两地政府的资金已经到位,放在账户上也是放着,又不生子,先用他们的,也能缓解清河鸭集团的现金流压力。
当然,余思雅没跟高市长提他们集团要发福利的事。不然省城很多厂子福利都没他们单位好,这让高市长怎么想?有钱发职工,没钱修路?
毕竟红云公社离得远,高市长也不了解清河鸭的具体情况,听余思雅这么一说,想到他们集团这几个月确实花了蛮多钱的,便很好说话地同意了:“没问题,先用省里面拨下来的款,最后用你们单位提供的这笔钱。不过,小余同志,你得将钱提前准备好,咱们这路不能修了一半,最后说没钱了。那我跟你们梅书记可都没法向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