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明安书院 书院开学(4 / 12)
不好好读书,辜负人家一番心血,人家不打上门来找大人理论一番,都是讲理之人。
到了那种情况,就算书院不让咱们家不争气的娃滚蛋,我老头子也没脸让自家娃在书院里占公家的便宜。大家伙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孩子们是真的有福了,这一切都要感谢知州大人。
你们可别以为人家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是骗人的,你道我听说了啥?人家衙门里的大人说了,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书院都要进行考试,每次考试名列前茅的学生都有奖励,知道奖励什么吗?奖励的是真金白银,从两个铜板到二两银子,大小不等。
都听好了,是二两银子!!!”
早些年明安府附近这些村民一家子辛辛苦苦一整年,能落到手二两银子就已经是富户了,现在咱们娃儿,只要每月的月考名列前茅,就能得到二两银子,就问你动心不动心。
村长心说别管别人动不动心?反正他是动心了,要不是他这一大把年纪了,他也想去书院挣这二两银子。
下面的一群汉子听了顿时嗡的一声,人群就炸了。
二两银子,那是什么概念?要是自家娃儿考得好,一年不仅束脩免费,还能往家带有银子,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还免费给发放两身衣裳,他们这些做爹娘的一年到头也穿不了一身新衣裳,谁家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就这些娃子遇上了好时机,遇上了好大人,才能得来这般好的机遇。
这些糙汉怎么心头瞬间火热,一个个扒拉着在心里盘算家里的哪个娃儿聪明磕一送去书院读书,可能挣得这二两银钱。
众人心里也是有一本账的,年轻力壮的半大小伙子,或者已经可以成亲的十六七岁的男丁,本来是没打算让他们去书院读书的。
为啥呢?因为这些娃已经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卖力干起活来,能顶得上一个大人。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可不是白说的,这些孩子若是光吃不干活,万贯家财也要被这些无底洞给吃空了。因此,他们一开始想的是家里那些年龄小,不能干活,还需要家里分出人力去带的小孩子给送到书院去。
虽然一年要花七百个铜板,但是有这七百个铜板,在书院里白吃白喝,还能得两身衣服,还能得好些个先生帮忙照顾孩子,说不得顺便认识几个字,这笔帐众人还是能算明白的,占便宜了呀,大大的占便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