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4 / 5)
“据传凌渡海也不整治朝政,对纪氏皇族十分优待,将不少以前在家不学无术身居闲职的皇族偏支调去重要的位置。”
“真是……怎么说呢,瞎了眼吧!”温漱觥摇头,不无嘲讽之意,“你敢信吗,他竟封了乐菱郡王扈州刺史的职位,那可是大实权,就这样给了纪湄钧那个草包!”
时九柔:“有什么不妥?”
她当然不知道里面的关键了,纪少瑜在边上也笑了,不过转眼笑容就淡去。
时九柔揽着他的胳膊问,纪少瑜缓声解释道:“乐菱郡王是我七皇叔的儿子,与漱觥不同,那人是个真草包。纵然他是我堂弟,我也要那样说。”
温漱觥想来便想笑,“他在昭明殿读书时就是个笨的,耳根子软透,别人跟他吹点什么小风,他都信若圭臬。就这样也就罢了,那人偏偏又是个性子狂妄的,自以为是极了,可他不过一个皇叔的儿子罢了,在昭明殿里哪里排得上号,一点都不金贵,所以每每气急败坏地跳脚。”
时九柔哈哈大笑,追问:“然后呢?”
纪少瑜想起那个堂弟,恨铁不成钢。
“七皇叔人不错,可惜皇婶眼界太低,哄着养孩子,什么‘我家钧宝不过是年纪小人憨厚’云云,吹得他自以为了不起,想叫人人如他亲娘一般宠着惯着,只挑好话听,任性专断。后来封了他郡王,也想着给他一官半职锻炼一番,结果上任半个月,你猜如何?”
时九柔兴致勃勃,顺着他的话猜了起来,“他这样的性子,下面的官吏不敢违背他的话,稍有不慎少不得阴奉阳违,而那些性子耿直的就要受排挤了。”
温漱觥与纪少瑜两人一唱一和,时九柔听得趣味盎然。
温漱觥接话,说:“可不是吗,他上任半个月就落入他人圈套,分明只是一个不甚重要的环节,经手的军饷却被他手下人丢了,整整三万两雪花银啊。后来还是他母亲拿了嫁妆填的。”
时九柔:“那可不好了,我记得扈州虽也算昭赟比较重要的一州了?”
“扈州是昭赟第一大产粮州,关系全国上下的粟米与稻谷,粮食为民生根本,刺史若是尸位素餐,恐有大难。”纪少瑜沉声道,“漱觥说凌渡海瞎了,我看不是,凌渡海多年深受我父亲信重,治下能力卓越,怎么出了昏招。”
温漱觥不以为然,道:“这也好理解。凌渡海名不正言不顺,想坐稳摄政王的位置,少不得笼络纪氏皇族,纪氏爱戴他,发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