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章 (2)(14 / 24)
“效法”之意。《道德经》第25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见,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规律达致“无为而无不为”之境。此处,“法”一词在句中作为动词,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无法则、法律之意。
当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则之意,即遵循社会常理、常识、常情,而这些既是“道”的引申义,从而也可作为世俗法律之根基与合理性之评判。
老子认为,“国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来成就,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在于道是根基、母体之所在。而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治理国家,也应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运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伦理、政策、规则等都应顺应道的发展规律。[11]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古书一般没有标点与分段,所以后人在加注的时候,囿于不同的学识,从而对此句话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这种划分是由唐代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断句而成,他将“人”改为“王”而衔接上句国中四大之君王大。
260、血溅五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经历过了之前那一次短暂交手的帝国军,虽然一号星球那边的前线基地,还在搭建中,短期内,估计也搭建不好,但巴哈特元帅显然没打算继续沉寂下去。
原本一直驻扎在一号星球周遭的帝国舰队,在这一天,正式开始前推,朝着万界文明的边境防线逼近过来。
对方的这一举动不算意外,在兵力和硬实力明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巴哈特元帅自然是不想让他们过得太轻松。
不过,由于后续援军还在路上的原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巴哈特元帅的攻势,还是以试探和施压为主的。
尽管动静不小,但赵磐能够明确的感受到,对方并没有动真格的发起大举进攻。
对此,也算是依照他们万界文明一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