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村落(3 / 5)
难怪院墙是泥胚加茅草,不然这么大的院子,用青砖围起来花费不菲。
园子虽大,却并没有种什么东西,除了牲口棚就是车棚和茅房。另开了一个门方便车子进出。
张晓珲注意到车棚旁边的一间泥胚茅草房跟旁边的屋子很是不一样,门窗都特意用纸糊上,显然是用来住人的。他想起妹妹最想要去住的是南海岛上的船屋,就是因为特别喜欢茅草屋顶,如果她跟着回村也不知道会不会要求住这间屋子呢?
“珲哥儿,你还要住你的流放房吗?”张德进打趣地拍了一下张晓珲的肩膀。
竟是他的房子?难怪他看着那间屋子心里那种说不出的熟悉感愈发强烈。
“住啊。”张晓珲随口应着,走过去打开房门进了屋子。
屋子不大,最先进入他眼帘的是一把弓箭。
弓箭挂在墙上,边上还挂了一个布缝制的箭袋,里面有十来支箭。
这样的弓箭肯定是不能带进城的。
张晓珲取下弓箭和箭袋,走出门外,他想试试自己的箭术是否还在。
据他爹说,自己以前进山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
随着一箭射出命中张晓珲选定的目标,脑海里似乎闪过一道白光,伴着弓弦的震动,他所有的记忆全部回归。
张晓珲一时愣住,有记忆以来的过往走马灯一般闪过。
五岁时不愿读书,年轻的父亲把他流放到这间屋子居住。
六岁跟着外祖父见识了射箭师傅的绝技,执着拜师,师傅先试了他半个月,让他每天蹲马步,什么时候能蹲半个时辰,他什么时候才收他为徒,他十天就做到了。
他激动地拜了师,师父和师娘只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南方,不在身边,几乎把他当成儿子养,师父和师娘住在永安城,张晓珲就随他爹一起住城里。
上午他爹送他到师父家中后再去书院,下午才来师父家接他回家还要辅导他读书。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六年,直到两年前师父和师娘要跟着嫁到南方站稳脚跟的女儿生活。
这么些年其实他爹是当爹又当娘,在他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以至于二十岁就考取了童生的父亲直到他不在永安城这两年才能安心读书,今年才终于考取了秀才。
回想起在永安城那个父子俩租住的小小院落的日子,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不管现代还是当下,他都有一个超级好的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