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谢仪(3 / 6)
连一个小厮都养得细皮嫩肉,他开门时还以为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公子。
那两个护卫也甚是吓人,他都没敢多看几眼。
“祖父,先看纸封里是什么吧。”张晓珲把纸封递给张老爷子。
张老爷子摆摆手:“这是你得的,你自己拆。”
这些日子他看出来了,这个孙子真是有本事的,他的事就由他自己安排罢。
张晓珲拆开纸封,里面有十张印制精美的纸片,正中间竖行写着:凭票回付白银一百两,上面横排三个字:保鑫堂,四周绘着复杂的花纹图案。
这是银票。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张晓珲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银票,但也没有妨碍他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
他把银票拿出来摆在桌案上,一共10张。
但是张老爷子父子都没有见过银票,一是由于银票还不到普及的年代,再一个,老张家并没有多到需要换成银票的闲钱。
“这么大张旗鼓送来的谢仪,竟是几张纸?”
张德进本想只在心里吐槽,没想到不小心说了出来。
张老爷子瞪了他一眼:“贵人的事你也多嘴。”
“这是一千两银票。”张德源数了一下。
“这就是银票?”张德进惊讶道。
“就是银票。”张德源肯定。
虽然没见过,但大伙是知晓银票的。
乖乖,这可是一千两银子!
老张家所有的地都卖了也没有这么多!
大伙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晓珲分出两张放到张老爷子手上:“祖父,这两百两您收着。”
又给了他爹一百两:“爹您带去路上宽裕些。”
“剩下的钱我想办一个学堂。”
既然确定了目标,那么人才必不可少。
张晓珲热爱的那支队伍,从最初创立的时候,就开始给每一位加入的新兵扫盲,即使在最艰苦的行军路上也不间断,在后来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高级将领,很多都是最初扫盲班的学员。
知识就是力量。
张老爷子一听他要办学堂,马上把那两张银票放回来:“我一个老头子拿着这些钱也没用,这学堂办下来花费可不少。”
张德源也看着他儿子:“我的路费足够的。办学堂你真的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