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想(2 / 3)
是这么要求元同泽的,要他在外面谦虚为人,尽量交品性良好的朋友,而且一定要多结善缘。
元达笙心里面也明白,元同泽为人处事要特别的纯良,跑商的事情,只怕也做不了几次,他问戚善:“戚家村的人,他们在外面是如何的保平安?”
“我们村的男人,自小就要搬运花草树木,一个个的力气练得比一般人要大一些,就是我六哥也不是什么瘦弱书生,他的力气也挺大的。”
元达笙听戚善的话,他和元同泽叹息说:“我们村里人只知道自家人争长短,一个个没有胆量出来跑动。你日后在外面遇到戚家村的人,有你小婶的关系,也可以借机亲近一下。”
元同泽明白的点头,在家里的时候,他认为他相当的不错,他在城里面做着跑堂的差事,还娶了一个城里女子为妻,他比村里大部分的年青人要能干太多了。
他到京城,有机会和赵见一起出行后,他便明白过来了,论见识,他没有赵见有见识,他唯一运气好的事情,元达笙是他嫡亲的叔叔,他的婶婶是戚家村的人。
他们一起出远门,也是因为元达笙和镖队的人有同行交情,方家大爷也和镖队的人关系不错。
他们这一次离了镖队几日,在外面遇事,幸好遇到了戚家村的人。
他们听说元同泽的身份,便伸手捞了他们一把,他们和元同泽还有赵见说了路上的一些情况,有的路上,没有熟人带路,没有镖队人跟在一起的时候,外地的人,还是不要去走一走。
元同泽这一次回来,只和元达笙提了路上的事情,元达笙听后问他:“你们以后不会往远处走了?”
元同泽摇头:“小叔,我们出一趟远门,抵得过我们在城外转悠两三个月。我和见哥约好了,以后一起出门,尽量跟着镖队一起走,镖队要杂役的时候,我们两个也能用上的。”
“小叔,出了门,才知道天下如此大,也想明白了许多的事情。我给我爹娘写了家信,他们就是不愿意回信,我也觉得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终究会明白我的心意。”
元达笙抬眼瞅了他,他的心里面如果没有这么的纠结,也不会在他面前一次又一次提及分家的事情,他到底过不了主动提及分家的心结。
元达笙有些好奇问:“笙儿,你可以写信问一问你爹,他当年主动提分家,你祖父祖母顺了他的心意分了家,他那一年是何种想法?”
元同泽脸色变了变,他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