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去青山镇上学(1 / 4)
当然,汪志坚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小姑委婉的说法,因为表弟读书的事情,姑姑与姑父吵了不止一架。最后,还是表弟自己提出要来青山镇外婆家读书的。
陈文干记得很清楚,六年级快要毕业考的那段时间,父母因为这事几次发生争执。
这不,周末,陈文干出去一趟,父母又争分夺秒吵起来了。陈文干拿着球,在院子里呆呆地站着,母亲汪依桐气愤的话在院子里回响:“哼,我上进怎么了?难不成我就该永远做个小医生?或者干脆辞职,在家里给你做饭?陈志越,你别忘记,我嫁给你的时候,你家里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群白眼狼。”
“你、他们好歹也是你的亲人,怎么能这样说他们?”这是父亲气恼的话。
母亲汪依桐有些尖锐的声音响起:“那要怎么说他们?你父亲、你母亲、你哥哥,哪个不是白眼狼。家里的房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布置的婚房才住了几天,不是给你哥结婚用了?刚装修好第二层,想着回家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可是,你弟又说要结婚,第二层又得给他。你娘说得多轻巧?‘你们市里都有房子了,这房子也用不着,就给志军结婚用吧!’哈哈,我们用不着?所以,除夕之夜,即使再晚,我们也得赶回市里住。老家哪样东西不是我们添置的?可是,老家有你的房间吗?有我们干儿的房间吗?”
母亲说的都是事实,陈文干的爷爷奶奶,确实都不是通情达理的人。在村里的名声也不好,陈文干记得每次回到老家,都有村里的婆婆、婶子向母亲告状。奶奶与村里人吵架特别蛮横,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在自己家里说一不二,自认为“天大地大,老娘最大”。
爷爷呢,就只会向别人吹嘘自己多有能耐。没有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也没为家里置下什么东西,却与村里人吹嘘,说这房子、这家当都是他置下的。那股蛮横无理的劲儿,作为孙子的陈文干有时都看不下去,何况一直以来处处为这个家着想的母亲呢。
母亲觉得为这个家做的这许多事情,有些不值。唯一的安慰,就是小叔还算争气,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小叔也懂事,很敬重二哥二嫂,常常为他们说情。可以说,是除了陈文干一家三口外,陈家最通情达理的人。
可是,小叔每每劝说奶奶,都要被奶奶反批一顿,奶奶常恨铁不成钢地说:“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如果你们都有你二哥二嫂这种本事,我用得着这样吗?”
只是个乡镇穷教师的小叔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