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流言蜚语(2 / 3)
如黄家诚升迁的事情;比如说黄家诚花心,经常闹绯闻的事情;比如说黄家诚离婚又再婚的事情。
后来,黄家诚被调到市里的什么单位,成为了市领导。叶家人回青山镇的次数也少了,所以,曾文芳就很少听到黄家诚的事情了。
只是同学会那次,曾文芳才听小玲说,黄家诚还是一位痴情的同学。小玲说黄家诚给她写了很多信,每年回到青山镇,都会来找她。无论是在信中还是当着面,黄家诚都态度真诚地向她表白过。
刘小玲觉得黄家诚在外打工,没有稳定的职业,加上读书时,就觉得他嘻皮笑脸,给人不怎么牢靠的感觉,就委婉拒绝了。
小玲结婚后,黄家诚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黄家诚回到阳光县城上班。可能是这些年打工的历练,他很快在单位脱颖而出,一路打拼,后来被提拔到市里当领导。
曾文芳记得同学会那天他还找过自己说话:“文芳,你还在青山镇吗?这几年,青山镇变化很大,我想找几个搞文化的人,负责把镇里的古村开发出来。你从小就在古村长大,文笔也不错,到时候可以写些文章,颂扬我们家乡,把家乡的旅游业发展起来。”
曾文芳听着黄家诚对她亲切温和地说着话,有欢喜,有尴尬,更多的是惭愧。这位黄同学,应该只记得当年的自己,而不了解这些年的她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吧。
当年的自己,喜欢写作,还经常写一些小诗,比如教师节赞美教师,国庆节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农民丰收时,写写田野热闹景象,总之,一切美好的东西,在她笔下都会化为诗情画意。
这么一个文艺青年,后来怎么就这样丢了梦想,丢了自尊,丢了对生活的激情,沦落为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沦落为婆家的保姆?就是如今重生回来,曾文芳也没想明白自己那个时候,怎么会如此软弱,如此认命。
“对,她们说你同黄家诚好上了。真是无中生有,我跟你这么要好,也没见你与黄家诚说过几次话。”
刘小玲一脸愤慨,柳眉倒竖,白皙红润的脸涨得通红。
曾文芳安慰她道:“没事,其实有人说我同黄家诚好,也有人说我同班长、副班长好,还有人说我同谁谁好。”
“这些人都是乱说的,难道你就不生气吗?”
“有什么好生气的。小玲,一个不出色的人,不会有人关注,也就没有是非流言。而一位优秀的人,走到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