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4)
顾家兄妹不欢而散。
而此时的宫中,昭武帝正拿着顾含光的卷子同太子说话。
“子蠡有个好儿子啊!这一手锦绣文章暂且不说,只看这文中对朝局对民生的见地,就可窥见其才啊!”
太子点头,脸上颇有自豪之意:“早年间有风言风语说顾将军的独子不通武武,无其父其母一半风采。但儿臣在北境后见到含光后,就知道他终有一日能声名闻于天下,不因其武艺,而在于其才。”
“朕知道你和含光关系不错。”昭武帝吩咐人将卷子送回去,“但他归京后倒也没见你们叙旧。”
“还不是含光说要专心准备秋闱。”太子撇了撇嘴,“不过现在秋闱已经结束,儿臣正准备明日约他出来。”
昭武帝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突然换了话题:“顾家,耀辰啊,你怎么看顾家?”
“父皇说顾家,还是想说顾将军归京后依旧握在手里的兵权?”
昭武帝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没有说话。
太子一拱手,直言不讳道:“我知道父皇有意推威宁侯上位,可关家胆敢朝军资伸手,父皇您真的觉得这样贪墨之人可堪大任吗?顾将军忠心耿耿,又为我大越征战多年,顾家下一代又无人从军,儿臣以为,顾将军比威宁侯可用。”
“贪墨之人?”昭武帝看着年轻的儿子,叹了一口气,“他威宁侯府缺银子吗?那军资没动到根本,能贪几个钱?还不够遮掩这事的成本!”
太子到底经验浅,听到有人敢朝军资伸手就怒不可遏,却是没往深处想:“那他为什么……”
昭武帝轻哼了一声。
还能是为什么?断绝补给影响大军作战这样的卖国之事,关黔还没胆子做。他掐着底线克扣军资,不过就是为了恶心顾子蠡一把,让他赢得艰难又不至于战败。
这也是昭武帝为什么彻底打消了扶关黔的念头,冒着动军资的大风险,却为的是一口私气,这般小儿女作态,怎能让他放心将大军交付到其手上。
“哎,朕本来是想让你娶了平玉那丫头,顾家关系简单感情和睦,这样总能更放心。只是可惜了,谁能想到顾家三个孩子,却是最小的这个女儿最先定了亲。”
太子倒不觉得遗憾,顾含光的妹妹,他也一向是当做妹妹看的,更何况顾平玉定亲之事他是知晓的:“是顾将军故友之子,也在军中,我见过,是个很不错的儿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