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 5)
正常盈利!”
有了方向,反而觉得时间不够起来。
刘春园急急忙忙地跑出会议室,又回头冲张晓珠说:“你去把敏华也叫到我办公室来,我们三个一起打电话!要快!”
接下来的两天,三个人不停地打电话给周边县市的相关国营厂,其中半数早有了合作对象,因此拒绝了这个提议,只有个别几家中校厂子感兴趣,表示有机会可以合作。
但毕竟是太少了。
交由刘若玲计算利润以后,大致推出光是回本就要五年以上,如果使用原方案——也就是碳化法,只需要两至三年回本,并且在未来十年内,能保持着不低于现在的收益,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也是主流的想法。
硫化法毕竟还是太贵了,用的人也少。
就连刘春园都知道。
他跑前跑后去了十多家厂子,只有2家改用硫化法,还在试验、回本中。
“唉。”刘春园丢下电话本,疲惫地捏了捏鼻根,在他对面是披散着头发,穿着睡衣的刘若玲,见父亲这般模样,丢下了手头还没算出结果的东西,走到他背后帮他按摩着。
“你为了厂子好,奔波了几个月,做出了这个方案,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听,那是他们的事情了,你只是个研究员,没必要去考虑这些。”人,常常会在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后急速成长。
换做是半年前,刘若玲是说不出这番话的,但现在却能够反过来安慰刘春园了,她实在成熟了太多。
刘春园反手握住刘若玲的手,轻轻拍了下,“爸知道,但还是不甘心呐。”
不甘心明明有更好的方案,他们却不因胆小而不敢采纳。
斥巨资更换的新设备,至少要用二十年才会老旧更换,到时候想要换成硫化法,又需要更多的资金成本,刘春园是不想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糖厂要升市级,就必须要有竞争的资本。
光凭现在这些,还差一点!
“其实爸爸,你完全可以从别的方面入手。”刘若玲面对面坐下来,“难道除了换设备,就没有别的方法能够提升厂子的实力吗?”
“邵工在研究另外一个课题,要是能成功,糖厂晋升指日可待。”刘春园脸上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
“邵工?”刘若玲有些疑惑。
“邵副厂长,你又忘了,我之前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