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淮西乱(4)(4 / 5)
了,我跟你,只有国事要谈。”
快到散衙的时辰,谢珣活动了下筋骨,他眼睫长,眉峰凌厉,看人时总显得格外专注又带着难言的威慑。此刻,望着脱脱,眉眼异常柔和:
“你这几个月,在御史台锻炼的不错,能吃苦,很自觉,是个当官的好料。”
“那是当然,还用你说?”脱脱眼睛里不禁流露一抹得意,“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我没来时就知道御史台什么德性,我春万里无论被搁到哪个衙门,都一样出色。”
那副自吹自擂的神情,简直和十五岁时的春万里别无二致,办事成熟几分,性子却还是那么奔放又娇蛮。
钲声落下,叠着谢珣的声音:“和我一起在御史台做事,感觉不好吗?”
脱脱咂摸着小酒,在回味,眼波那么一荡,不自觉带上股妩媚:“我拿钱做事,守规矩而已,谢台主不要总这么自我感觉上天。”
“我觉得很好。”谢珣把尚膳局特意给他送来的饭菜从里间端出,放炉子上热起来,“有几道小菜,看看喜不喜欢吃。”
“你不吃吗?”脱脱两眼倏地发光,克制了下,开口问他。
“我得跟相公们一起吃,这都是你的了。”谢珣净了手,把案头略收拾一番。
“陈异拜相了,”脱脱拿筷子的手忽然停下,“他是财官,现在很得陛下器重,”说着,脸上神情复杂,“崔相公还会好吗?他好了,还会回政事堂吗?”
她从崔适之每日平静镇定的脸上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又不能时时打听。
“不会了,崔相公撑不过这个冬天了。”谢珣回答的干脆。
脱脱立刻觉得喉咙眼堵满,她有些难受,崔相公是文相公的好友,文相公惨死,崔相公很快要病死,当初说好君臣共创千秋大业的相公们,转眼就凋零。她很少会觉得忧伤,但此刻,略显忧伤地看看谢珣。
皇帝不仅新增了宰相,翰林院也新进了人,叫令狐牧的翰林学士,成了新的内相,君臣脾气很相投。
围绕在皇帝身边的近臣,除却谢珣,不觉间已经悄然换成了一批新的面孔。
没了文抱玉,也没了崔皓。连左右仆射都一个回老家丁忧,一个告了假。
“我听说,令狐学士跟你政见不同。他这个人,锋芒很盛的。”脱脱瓮声瓮气道,“我听崔适之说的,反正,你没文相公崔相公都在时自在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