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5 / 6)
离开了皇宫,回到家中,陆修远立刻将自己关进了书房。
他对后续发展早有计划,趁着有灵感的时候赶紧记下来,万一回家的时候跟阿琛说几句话就把重要内容遗漏了那就不妙了。
提笔蘸墨,陆修远就着之前在皇宫想到的安排写到了纸上。
等第一年计划施行完毕后,就算是偏乡僻壤的乡村也肯定会比之前的生活有所改进,届时再提出三年计划。
那会道路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息也会变得灵通,接下来就可以发展多方面人才。
一直以来都是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可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弊端也很多,他刚才之所以没有当着明帝的面直接将三年计划说出来,就是怕对方听了面上无光继而恼羞成怒。
站在现代的角度上回看历史,他们文化经过千年沉淀的确是非常有深度,可为什么会一直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大国?
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儒家思想太深入人心,工人商人是社会的底层,不受重视,可以说家里只要有男孩的都会尽量送对方去读书考科举做官。
如果对方天赋一般,考不上科举做不了官,那如果是秀才或者举人,就会出来教书,而天赋更差一点的则是直接出来种地或者去当学徒。
可那些考不上科举的人就真的笨吗?其中肯定有不少人只是不擅长读书而已,对方智商并不差。
科举制度让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读书,为皇帝筛选人才,江山也经过这一代代的洗脑而不断加固。
不读书就种地,这几乎是所有人都默认的想法,所以他们古社会才会持续千年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进不了工业革命。
陆修远现在做的三年规划,就是打破这个观念,让庆国人除了读书还能有其他出路!
而那个出路就是搞发明搞创作!
欧洲为什么会这么早进入工业革命?很大原因就是对方人少而劳动力不足,必须想办法找机器替代解决。
而庆国人多势众,很多问题可以凭借人海战术解决,或许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毕竟研制出火药后,不重点发展武器进攻,而是讲究以和为贵做成烟花来欣赏的和平国度。
不管怎么样,陆修远想试着打破这种思想,毕竟他来自后世,知道地球上也并不是只有庆国一个国家。
别看现在外患已除国家和平了,他们要居安思危,哪怕这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