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建交(15 / 19)
重新考虑大明在帖木儿汗国内战中的立场。”
这就是你跟我谈不拢,那我就去找沙哈鲁等反对者的意思了。
在大明巨大的压力下,阿尔都沙最终还是不得不屈服了,他别无他法。
大明基本达成了事先姜星火设计好的谈判要求,能谈下来的都谈下来,包括设立天使馆、开放口岸等等,甚至还有些诸如内陆通商的条件,帖木儿汗国竟然也做出了让步,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想借着内乱的借口来个人货通吃的念头,就不晓得了。
有些条件,大明现在不一定能够用的上,但既然谈下来了,以后就说不准了。
而随着朱棣回到南京,礼部谈好的内容,正式被呈了上去,只要朱棣点头用印,那这份《大明与帖木儿汗国友好通商航海契约》就算是正式生效了,因为阿尔都萨那边有哈里勒的全权授权。
毕竟阿尔都沙不太可能谈着谈着派人回去给哈里勒送信,问问“这条能不能同意”之类的,要真是这样,以现在的通讯条件,永乐二十年能不能谈完都是个问题。
阿尔都沙一行人被庄重地引领进入南京皇宫。
皇宫的巍峨,尽显大明的威严。
穿越一道道门槛高高的宫门,他们终于来到了皇宫接见外国使臣的大殿。
奉天殿内,朱棣已经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阿尔都沙等人按照礼部教给他们的礼仪,恭敬地向皇帝行礼,然后递交了哈里勒大汗的亲笔国书。
这一刻,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息。
阿尔都沙向朱棣转达了哈里勒大汗的问候与诚意,并详细阐述了帖木儿汗国希望与大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因为有事先准备,帖木儿方面也有会写汉语奏表的高手,所以算是言辞真诚恳切,赢得了在场众臣的一丝好感。
不过上次帖木儿汗国翻脸之前也是这么舔的,所以有了前车之鉴,朱棣没怎么往心里去,只是微微点头。
如果用现代的外交辞令来写,那就是“皇帝陛下向阿尔都沙等人表达了大明对帖木儿汗国内政的尊重,基于两国间一贯的友好态度,表示愿意与帖木儿汗国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接见在友好而庄重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努力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最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