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1 / 23)
那是阿爷写的奏疏,奏疏上,阿爷恳请圣人同意滕家在南阳城外立下一块碑,碑上写下当年祖父抗战时的大功与大过,让后人知道曾有四千多无辜百姓惨死在守城将士手中。
又恳请圣人收回对祖父的追封。
由此祭奠那四千多亡魂。
这是数月来父亲上的第四封奏疏了,圣人仍在与众臣商榷。
放下奏疏,滕玉意起身继续找东西,今日是她的生辰,为了这一日,阿爷已经好几晚没睡了。
一到夜间,阿爷就会拖着残腿整晚守在庭中。
姨母一家人也整日惴惴不安。这个十六岁生辰,在家里人眼中像是要过一个大坎似的。
受到这紧张情绪的感染,滕玉意昨晚也几乎整夜未睡,到了今朝曙光显露的那一刻,阿爷眼眶红了,滕玉意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阿爷在人前落泪。
阿姐一家人也像劫后余生。昨晚阖府都阒然无声,天一亮,所有人都活过来了。
程伯庆幸地忙前忙后,连一贯面无表情的端福也活跃得不像话。
各府送来的生辰礼,流水般送到滕玉意面前。
然而府里越热闹,滕玉意就觉得心里越空。
她老觉得自己丢了什么,一闲下来就会四处找寻。
但姨母和阿姐问她究竟找什么,她又说不上来。
“所有礼物都入库了?”杜夫人问程伯,病愈后滕玉意有些迟钝,这几月一直是她帮着打理内务,这两日阿玉又一直埋头找什么东西,几乎连礼单都顾不上看。
程伯说:“只要是有名有姓的全都录上了。瞧,连圣人和皇后都各有赏赐呢。”
杜夫人笑眯眯道:“把这两份赏赐放到玉儿房里的供案上供一日,圣人和皇后都是福泽深厚之人,沾他们的光帮玉儿镇一镇也好。
杜庭兰却问:“那些没有附名姓的礼物呢?”
程伯默了默,从身后捧过一个极为精巧的螺钿漆盒。
杜夫人和杜庭兰心领神会,都悄然看向滕玉意。
打开漆盒,几人眼前一亮。
那是一条镶满了靺鞨宝和碧玉的颈串,靺鞨宝雕镂成一朵朵玫瑰花,碧玉则刻成了栩栩如生的嫩叶,细细一看,连花枝上的小刺儿都清晰可见。挨挨挤挤有如一串天然花簇,只一眼就有动人心魄之感。
屋里人惊异得说不出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