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南河 (14)(21 / 23)
晏冷摇摇头,笑笑,“如果公司的股值增长能够完全甚至大部分依靠客户群的增加,那么何必称之为泡沫,那岂不是实打实地涨?之所以称之为泡沫,一方面是因为结果会是像泡沫一般破碎,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是股价本身的自我飞速增值,宁肯巨量亏损也要将生存依赖于飞速扩展的客户群,这才是所谓的泡沫。”
所有人都一眼不错地看着晏冷,耳朵支愣起来听着这番在国内没有出现过的言论。
“其实从根本上说,网络股的存活和飞速增长并不是依赖于客户群,而是政府所规定的利率。去年m国政府规定了利率将是以往的六倍的时候我就知道,m国的网络股一定会面临崩溃,因为网络股是这五年来最异军突起的一支,也是无基础增长最为明显的一支,m国调整利率,网络股必当首当其冲。”
“老大,m国政府调整利率和泡沫破碎有什么关系啊?”
晏冷想了想,似乎在整理语言,毕竟如果用导经济语言说,他们一定不明白,所以他尽量说得通俗易懂一些,“m国政府调整的利率,其直观影响的是银行对于存借利率的调整。”看着几人微微点了点头,晏冷也有些无奈,这个时代的局限,很多后世都普及了的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很遥远。
“之前你说是客户,其实算得上是直接原因。m国借贷业很发达,民众的借贷率也很高,可以达到95%以上,而所谓的证券管理更是堪称卷钱的行业,像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公司,都是打着证券管理这样专业的名号,做的事却远不如他们的名字那样专业,举个具体的例子,他们的高层管理者一年可以卷千万m金,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众人都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在中国长大的他们,根本难以想象一家公司的高管竟然可以年薪千万m金,完全不可思议,而作为虽然是世家公子但却是个菜鸟的晏冬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千万m金就相当于几亿的人民币,现在晏冬的脑袋里全都是一坨又一坨灰色的四大爷。
“打个简单些的比方,如果a在m国借贷买了房子,那么银行会将他的借贷证明出售给b,b从中得到一笔利息收入,而a所购买的房子就是抵押证明。可想而知,当m国政府提高利率,那么a很难还得起贷款,于是银行也无法将支付给b的钱支付,那么银行就面临倒闭。如果只是银行的倒闭倒还算影响不大,可问题就出在了像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信贷巨头身上,他们将业务无限地扩充,将从中赚取的利润扩大到百倍以上,并且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