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问卦(4 / 5)
走出去一看,是慎民还有老六老七后面还有大头。
乐浪一看纳闷了,他就叫了一个慎民,怎么来了一大堆人,难道今天过节?
纳闷归纳闷,人来了总要招呼,“大头,今天怎么过来了,没去上班吗?”
他和大头其实不怎么熟,所以跟他先打了个招呼,其他人都是他偷鸟蛋挖番薯捏泥巴过来的死党,爱理不理。
“上什么班,你这家伙天天窝在家里,什么事都不知道。大头早不去上班了,这次市场扩建,他租了临街个店面,打算卖一些小吃,现在村里这么多人来玩,生意应该可以。”老七对着乐浪说道。
“行呀,大头都要当老板了,来,里面坐。”说着,把大头拉了进去,大头比乐浪高多了,站在他身边,乐浪感到自己的尊严好像受到了挑战。RO@。
初一(祝大家新年快乐)
初一(祝大家新年快乐)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初四豆干炒,初五嫁光,初六打囡仔尻窗孩子屁股;初七摸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十一福......”
早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刷牙洗脸,然后吃着母亲早已经用红糖煮好的甜面线,是闽南人初一早的第一件事。闽南习俗,在初一这一天一定要吃用砂糖煮成的红甜面线,有长寿和一年甜到尾的意思。
初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到离家最近的庙里烧香拜拜,很是热闹,一些小商贩也趁着这个时候做起了生意,这就是俗称的“庙会”。
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左传之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在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时候,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奏乐、举行仪式等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就是后来民间庙会的雏形。实际,从“庙会”两个汉字本身也可以看出这点,“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神者多,就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就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看着路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