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生气(3 / 4)
采学骚人墨客。
挤了好几日,方拟出这么个。
县里县学的老夫子都有些听不下去了,但这林大人正在做的又是这般对县民们好的事,谁也不会白目到跳出来说县令大人这赋做的太烂。
一众百姓大多连自家的名字都认不全,听着林天抑扬顿挫地念着,只觉得好听,众人都不做声,等到林县令将《绣娘赋》念完,全都齐声叫好,随着几声爆竹响,绣学算是正式开学了。
早都急的不得了的妇人们拥进绣学报名,将案几都挤翻了。
来报名的学生比预计的多了几十人,娇娥算算怕应付不来,连忙截止了,就这样还有人想要加进来报名,只好都推到了下一批。
报上名了的喜笑颜开,没有报上名的垂头丧气,只恨自己腿短,没有跑到前面去。
娇娥和洛嬷嬷自从绣学开学之后,将大半的身心都放在了上面,林天一方面得意于娇娥如此聪颖能干,一方面又失落于小夫人日日忙着平陵县的大事,把他忘在了一边。
洛嬷嬷亲自督导上课,检查绣样,娇娥则教他们画绣样,绣一些精巧的小物件,好拿去换钱。
林立隔一段时间就派人过来收一次,给这些妇人们几个钱。
这几个钱对于世家夫人们不算什么,对于这些妇人们却是精贵的很,有个这些,她们就可以买入冬的棉絮,可以将屋子里漏风的门窗修好,或者可以买一些肉给孩子吃。
总而言之,这一点小小的所得,能让妇人们的家里生活得到改善,妇人们在家里的地位也迅速得到了提升。
有更多人的想到绣学来,在绣学里的又极力的想多学点,想多挣点钱。
世家夫人们隔一阵子围着娇娥开个会,听一听绣学的进展,有些积极些的,譬如李夫人和尚夫人都在绣学里担任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洛嬷嬷满面春风,瞧着都比以前精神了许多倍。
娇娥私下里说:“嬷嬷就喜欢教人,比做什么都上心。”
林天道:“你还不是一样,心里眼里都只是个绣样。”
转眼天气更加的冷了,娇娥点了点从世家夫人们那里筹来的钱,打算放一部分出去让那些过分拮据的人家过冬,日后就从绣品里赚的钱慢慢的扣除。
这个法子让许多穷人感激涕零,自发为娇娥立了个生祠。
林天有些眼馋,忿忿道:“我才是平陵县的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