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 / 10)
“娘娘!娘娘!”紫穗一路叫嚷着跑进门来。
“唉!”王映淮叹息一声,看来又有坏消息了。所有的消息都不会是好消息,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官家不修防务,只知一味乞和,大宋离破国败家还有多远啊?自从她上次力谏之后,赵桓已经极少来栖霞宫。也是!皇上不好当啊!在朝堂之上,朝臣七嘴八舌,已经听得晕头转向,回到后宫,只想消停些时、休养生息,谁还有兴趣继续听那无休无止的战和争辩——妇人干政竟然也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可那全都是纸上谈兵!
“今日又是何事不好?”青黛问道。
紫穗回道:“金兵攻城益紧,朝野上下苦无良策。听说有人举荐一龙卫兵小卒,名叫郭京的,说是能以‘六甲神兵’打退金兵,官家大悦,已着其即刻招募‘六甲神兵’,备战迎敌。”
“什么?!”王映淮惊讶得站起身来,虽则早知赵桓无能,没想到竟然昏聩至此!能战之将一一被贬斥,病到急来,胡乱投医,竟然听信如此荒诞不经的巫蛊邪说、无稽之谈!而满朝文武,竟然就任由皇帝如此胡为?“想不到官家一昏至此!难道就没有朝官劝谏么?”
“如今朝中臣工已是一致主和,官家又听不得不合心意的谏言,更有何人敢谏?”青黛道,“娘娘上次也才劝得几句,官家不就冷淡栖霞宫这么久么!”
“即便如此,当此家国存亡的危急关头,便是拼死也当一谏!”王映淮言罢,就要出殿而去。
“娘娘!”两个宫女拉住她。
青黛劝道:“官家上回为娘娘问政已经着恼,如今再去强谏,只怕益加惹怒官家,后果堪忧!何况,圣命已下,再难更改。或许,这郭京真有些什么本事,只是苦于怀才不遇,便想假借这‘神兵’之名,行脱颖而出之实,也未可知!”
王映淮闻言停住脚步。
青黛继续道:“娘娘不妨少安毋躁、静观其变。只望天佑我大宋,真能有‘神兵’天降,度此一劫。”
然而,事与愿违,郭京带领“六甲神兵”出战,大败溃逃,宋兵尚不及关闭城门,金兵就乘机攻入城中。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汴京城破。
金兵不敢进占全城与汴京军民巷战,完颜宗望又故技重施,遣使议和,此次挟战之胜,竟要赵桓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事宜。赵桓失声痛哭,却又不得不进金营求降,献上降表,并秉承金人意旨,下令各路勤王之师停发,弹压抵抗的城民,任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