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欢腾的龙潭镇(1)(2 / 4)
曾经,高家村的西瓜,在政|府的帮助下,卖出零售的价格,大赚了一把,让全镇的各类种植户们羡慕。
接下来,高家村留守在村里的部份老头子,在家门口就能赚到六千块钱一个月,让全镇人羡慕。
再往下,外出打工的青壮们回来了,他们加入洛辉的麾下,也能赚到六千块钱一个月。
眨眼过年了,洛辉给全村几乎每户人家送去了一个红包,一个大大的红包——手底下做事的人的工资,由六千一下就涨到八千——涨幅整整里两千块啊!当时,这事儿在龙潭镇掀起滔天巨浪,全镇人都在热烈地议论着这事情,泥腿子草根们对高家村的人,谁不是羡慕嫉妒恨?
元宵过后,洛辉大手一挥,斥巨资四百万人民币,把龙高公路给好好地修整了一番,让这条坑坑洼洼的烂机耕路,摇身一变,变成了宽阔结实的水泥马路。
接着,洛辉再斥资,为高家村修建美丽漂亮、多功能的幼儿园。
与此同时,高家村百分之五十的人家,开始新建房屋。要知道在乡村里建幢新房子,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万砸下去啊。如果没有之前发生的那一系列事情,对高家村大部份村民来说,建新房肯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因为洛辉的到来,一切都改变了。
实际上,最令全镇、乃至全市全省全国人民羡慕嫉妒恨的,并不是上述这些,而是……
“……”
高家村偏僻,穷苦,用时下里流行的话来讲,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虽然这里鸟儿很多。
当下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生得好不如生对了地方。这里‘生对了地方’,指的是出生在正确的地方,要知道现在全国到处的拆迁征收,不知造就了多少的百万千万富翁。而出生在高家村呢,拆迁征收、或者各种出租吧,与你有一毛钱的关系乎?
所以,出身在高家村,是非常可悲的,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与你沾边。
老一辈时还好些,那个时候全镇全市到处都穷,没多少可挑剔的,所以老一辈除了几个背时鬼外,都娶到了老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江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龙潭镇亦随之发生了变化。
电视机走进家家户户,交通变得非常便利,人们的见识增长了,眼界开阔了。按说,这是个好事情,确实也是个好事情。不过,让青年小伙们郁闷的是,妹纸们的要求高了,目光挑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