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十一)(3 / 4)
由苏军进入黑河,中央可顺势光复黑河,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样整个东北都在中央控制下。”
蒋介石的神情渐渐明亮起来,刚才他们只看到庄继华的动态,却忽略了对两党关系造成的影响。杨永泰说得没错,只要到时候国民党军停留在黑河省外,新11军便不得不承担起独立对抗苏军的责任;如果新11军不抵抗放弃黑河,政治上将极其不利。
能登上一个时代顶峰的,没有弱智,即便有所疏漏也是暂时的,或者即便一两个人有所疏漏,也不会全部成为失明。
陈诚就没那么兴奋,他很快意识到杨永泰的所有考虑中,忽略了庄继华这个变数。庄继华掌控东北战区,现在已经命令部队向哈尔滨地区集结,如果他不听命令,在苏军一进入东北便对新11军进行增援,新11军再趁机摆脱战斗,杨永泰的所有图谋都可能落空。
“辞修,你怎么看?”蒋介石注意到陈诚的神情,略思索便知道他的顾虑在那里,故而故意问道。
陈诚略一迟疑便说:“我有点担心,文革的情报如果来自中共,说明他和中共有私下联系,如果中共向他提出要求,文革会怎么作?”
蒋介石脸上的亮光一下便消失了,杨永泰则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心里明白了,蒋介石现在焦虑的是庄继华,自从上次解职事件后,俩人的关系一直没有修复,表明上看还挺好,可实际上,俩人的裂痕在扩大。随着庄继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消灭的日军越来越多,光复的国土越来越多,威望越来越盛,蒋介石的猜忌也成几何倍数上涨。
杨永泰轻轻叹口气,房间内很安静,这声叹息显得异常响。陈诚看了眼杨永泰,不知道他这是为庄继华叹息呢,还是为蒋介石。
杨永泰是真的非常惋惜,这对师生本是国民党内的最佳组合,可他们之间却始终不能达到那种完美,尽管他们曾经有过蜜月期,即便在这期间,他们之间依旧存在矛盾。
“委员长,文革到底想些什么呢?”杨永泰很突兀的问道,没等蒋介石回答,他便接着说:“我记得当初文革曾经说过,他与您有约,在战后便辞去一切职务,是这样吗?”
蒋介石缓缓点头,陈诚却直摇头:“畅卿先生,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庄文革可不是当初刚回来时的庄文革。”
杨永泰再次叹口气,他感到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才能化解目前的危机,房间内暂时陷入沉默。
“我看你们哪,”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