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十五)(4 / 5)
来得及仔细看看,说实话,这是我见过的最精美的房舍,要说比它强的,可能也就是克林姆林宫了。”
“你去过克林姆林宫?”宋美龄略感吃惊的侧头看了宫绣画一眼。
“没能进去,只在外面看了看。”宫绣画平静的说:“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不提也罢。”
宋美龄当然直到宫绣画的经历,她轻轻叹口气,宫绣画见前面的绿荫中冒出个黄色亭顶,便请宋美龄到小亭休息下。
小亭并不靠湖,躲在绿荫中,四周花香浸人,夏日的暑气穿过层层绿荫,再经过花香渲染,那层暑气蜕去了狂暴,变得温柔可人。
“没想到还有这么个好地方,汉卿还能享受。”宋美龄四下打量,手中的绸扇轻轻摇晃。
“可能张将军还住过吧。”宫绣画笑道。
宋美龄有些惋惜的叹道:“汉卿嘛,要想住进来,十年之内不可能。”
宫绣画也很惋惜:“文革曾说,其实,东北行辕,最好还是张将军来主持,这对中央顺利统治东北有很大帮助。”
“为什么?文革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熊主任不行吗?”宋美龄问道。
“熊主任乃党国元老,当然不会差,”宫绣画认真的说:“可文革说,东北民众普遍保守,张家父子两代统治东北,还有余恩在,这对政府管理东北有利。”
宋美龄默默点头,这时有人送来茶,俩人边聊天边喝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喝着茶,品味着美景,经过短暂的交锋,俩人都感到可以进入正题了。
“文革,对东北有那些打算?”宋美龄将茶杯放下,含笑望着宫绣画,那神情似乎只是俩人在闲聊。
“还是老办法,社会改革,整编军队,这次俘虏了大批满洲国防军,这些人不能这样放到社会上去,先把他们整编进军队,然后再逐步淘汰。”宫绣画答道。
宋美龄靠在椅背上,向四周看了看:“辞修他们认为汉贼不两立,这些人为日本人效劳,罪大恶极,况且战争就要结束了,国家本来就裁军,这些人到军队,将来也是麻烦,不如现在就不要。”
宫绣画不敢这样靠在椅背上,依旧保持端坐:“陈总长只考虑到一方面,这些人受过日本人的严格训练,在苏俄战场参加过作战,是熟练士兵,如果我们不要,他们便会去GCD那里。根据情报,新11军进入黑河之后,接受了从苏俄战场逃回来的大批满洲国兵,总数大约十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