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意外之人(4 / 6)
代表相应的情报。后来的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明的。
纸鸢:即风筝,制作简单、方便控制,在三国军事、间谍活动中广泛运用。
三国谍战案例
《三国演义》中只有区区四个谍战案例!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等,许多信手拈来的典故成语歇后语,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
大到历史演变、政治变革,小到一场战斗战役的对决,《三国演义》都让读者看得酣畅淋漓,直呼过瘾。
但是,《三国演义》中唯一没有过多笔墨演绎的,就是三国隐蔽战线的战斗——谍战。
在《中国古代情报史》一书中,就记载了中国古代谍战与情报战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登场。最有名的“郑国渠”,就是诸侯国韩国派出的间谍,水利师郑国,前往秦国修筑水渠。明面上,郑国修渠是为了解决秦国水患,但实则企图借助大兴土木拖垮秦国的经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的谍战,却鲜见于三国,这确实让不少读者产生遗憾。小编特地查阅原书,只从《三国演义》中找到区区四场与谍战有关的故事。
看来《三国演义》确实是忽略了能够左右格局的谍战!
官渡之战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挫败了袁绍军队的斗志,使曹操与袁绍的战事陷入胶着态势。由于袁绍劳师远征,出现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袁绍对战事不满意而大发雷霆,使得重要谋士许攸受到严重的猜忌与排挤,许攸一怒之下逃离袁绍,投奔曹操。
曹操为了表示自己的礼贤下士,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跑出军营迎接许攸。大受感动的许攸便将袁绍军队面对的困境,以及袁军的后勤部署告诉了曹操。曹操马上调兵遣将,派出军队奇袭袁军的后勤基地乌巢。袁军军心动摇无心恋战,曹操则率领军队一路追击,打败袁绍于官渡。
正是曹操得到了许攸传递的情报,才得以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的间谍战,堪称经典的间谍战与反间谍战。
曹操挥师南下,想要一举灭掉偏居江南的孙吴,却因为北方士兵不善水战,且不适应南方环境而患怪病,战事一度不利。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