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2 / 4)
主的态度是一致的。
这件事怕没那般容易解决!
尤其是内阁已经知晓了长生大长公主有意裁撤地方军一事的几位元老级人物,更是忧心忡忡,如今这般情形来看,皇帝与长生大长公主已经达成了共识!
可裁撤地方军,哪里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怕是还没等到动手,只要消息一传出,便会引起军中动乱了!
案子审理的很快,不过半月,便有了结果了,被押解进京的,死罪是免不了的,其他的处置也无外乎是家眷甚至家族罢了,袁州地方军围攻袁州州府,已然是犯了谋逆大罪,按理说来是要追究家族的,最后,刑部、兵部和大理寺交上了的结果也都是如此,不过最后落下来的处置,连坐最严重的也不过是抄家,家眷流放南疆罢了,据说是皇帝开了恩,念在他们曾经毕竟为大周安宁做出贡献,给了这般一个天大的恩典。
年少的皇帝仁爱之名一下子传遍了京城。
一应罪犯也随着人头落地。
便在众人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的时候,袁州那边却送来了万民书,因为先前皇帝对袁州案开了恩一事来的万民书,不过却不是表彰感激皇帝的,而是痛骂皇帝,说皇帝的隆恩让袁州百姓痛心不已,作恶之人还能被施恩,天理何在?
皇帝的光辉形象一下子蒙上了阴影了,这对于初出茅庐且初试锋芒的皇帝来说绝对是一件极大的打击。
而长生大长公主继续窝在家里跟她那驸马你侬我侬的,对这件事置若罔闻,这模样简直就是故意似得!
众人恼火不已。
皇帝到底没有亲政,即便赦免是他的意思,但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他身上去,也不能让人追究到他身上去!在长生大长公主不管的情况之下,内阁快速应对,将已经死了的余太后推出来,说皇帝之所以开恩是因为还在余太后的丧期内,皇帝仁孝,不宜在祖母丧期之内大开杀戒,原本也不该开杀戒才是,不过若不杀祸首,难以安袁州百姓的心。
不算是很完美的借口,不过到底是挽回了皇帝的颜面。
而随后,皇帝的一句话,也让沸腾的民怨消停了下来,皇帝在早朝之上提出,撤了袁州地方军!
袁州的百姓最怕什么?
不是死了的人,而怕那些军营当中没有被处置的那些士兵秋后算账,更怕即便将原先的士兵都给处置了换了一批新的,又会是同样的结果!
他们被地方军欺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