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矫揉造作(2 / 3)
长安是个怎样的地方,小本儿里所说的盛世不过再往后十数年,那‘千乘万骑入长安,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景富庶该是怎样一番场景?
小刀鱼豆球汤用小火煨了快两个时辰,午膳时便送到了主院。
今日元誉在主院陪着母亲和姐姐用膳,元枚心情郁郁,几日来消瘦了不少。
待午膳摆上来,正中黑陶汤盆里的汤便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只见汤色浓白,三条小刀鱼已经熬得软烂,汤面上漂浮着十数个绿白相间的小丸子,黑、白、绿三色相间,看起来让人很有食欲。
元夫人便亲自动手为女儿先盛了一碗汤,柔声劝道:“枚儿,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管怎样都要保护好身子,要不怎么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呢,身子垮了就什么也没了。”
母亲的一番话说的元枚很无奈,这几日类似的话她已经听得耳朵起了茧子。碍于弟弟在跟前又不好说什么。
元誉看出大姐的无奈,便说道:“大姐,尝尝这个汤,是用小刀鱼熬出来的。你好几年没有吃过小刀鱼了吧!”
元枚感激的看看元誉,几个弟弟中他最体贴,因从小身子弱,父亲母亲便不太敢让他和其他的孩子玩儿,他抱怨了一次,后来看见母亲流泪便乖乖的再不说什么了。
若不是弟弟开口打岔,母亲又会絮叨好半会儿。
元枚喝了一口汤,本是为了岔一岔母亲的话头浅尝一口,却不想味道竟极鲜美。倒勾起了她的食欲。
她又用汤勺舀起小丸子尝了一小口,入口是豆腐和绿菜的清香,又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味儿。
不知不觉元枚竟食了两小碗汤、五六个豆球和一小条鱼。
元枚放下碗盏便称赞道:“娘娘,府里什么时候有了厨艺这么好的厨娘,女儿这次倒是有口福了。只是不知汤里怎的有股子药味儿,不过这药味儿倒不让人反感。”
元夫人看女儿儿子胃口都不错,眉开眼笑道:“你是沾了你三弟的福了,这汤可不是家里的厨娘做出来的,是为你三弟调理身体的小大夫专门为他调制的药膳。”
“小——大夫”元枚为母亲这奇怪的称呼好奇起来。
“是啊,可不是小大夫。”一旁布膳的小桃便插嘴道。“这个大夫有些特别,是墨大夫家的女公子,今年才十二,别看年纪小,却着实有些本事呢!这三个多月四公子的身体可是康健了不少。”
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