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下的少年(2 / 7)
高氏气愤地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说了一下,原本家丑不可外扬,以前跟王氏有点小摩擦她极少跟人说,王氏倒是在外面跟唐文东那些人没少造谣。
平日里跟高氏熟的人都了解他们家,忙安慰了几句,又纷纷说王氏那人就那样了,一张嘴跟这个说那个跟那个说这个。
西头唐会俊家的道:“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气人。不说这个吧,过年那会儿,大家都来找俺景枫叔写对子,景森叔报了一堆红纸来写,那是我亲眼见着的。后来见唐文汕爷爷家贴得都是那些,我随口问起来说那对子写的好看,你们老三家俺嬷嬷还得说是她娘家人写得。原本让你们给些,一张也没给,还扣下了好几副对子的红纸呢。我说,人景枫俺叔家人可不会做这样的事儿。”
又有个媳妇也说是,王氏前几天弄了张花梨木桌子和四把椅子,说她娘家借的,其实明眼人谁不知道是高氏家借来的。
唐会俊家的又道:“叫我说俺唐文秋家爷爷也是,咱庄户地人,借家什儿那是常有的事儿。谁家也不是借张桌子凳子的,可你也没必要非借人家媳妇的陪嫁,那么好的东西磕了碰了的也不对。”
另一个媳妇道:“你快行了吧,他们哪是借,你还不知道?他们是看老三家借了,自己也想借借使,这些人也真是,一个比一个攀绊子。”
“嬷嬷,别生气了。其实他们说那些俺们也听过,谁信呀。除了那些别有用心造谣的,没一个信的。别人还不了解,我们还不知道?”
大家都劝高氏,她想了想道:“其他的还好说,借钱也好,家什儿也罢。能借的就借,不能借的就算是吧。这造我们媳妇儿和闺女儿的谣儿,这得憋着多少坏水儿。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
有人道:“少不得他们那两家,人家离着远,大家都羡慕欢喜还来不及,哪里有功夫造那些谣儿。”
这时候庄嬷嬷来借碗盘,她几个闺女约好回来看她,家里大花盘不够,高氏忙亲自去帮她装了,盛在藤条小篮子里,让唐妙给送去。
庄嬷嬷看周围几个邻居媳妇儿都聚在这里,笑道:“干嘛,都知道我要来,跑来欢迎我呀。”
媳妇儿们都哈哈笑起来,“是呀,要说咱们村第一号好人儿,可就算你啦。”
庄嬷嬷笑呵呵道:“我美着呢,你看眼前这几个孩子,都是我拾的,妙妙转眼都这么大了。”
其他媳妇都要回家做饭就先散了,庄嬷嬷见高氏神情带着气恼,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