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姜府有人来(1 / 3)
好在,在看到一大片田地的时候,楼又被丁大狗童鞋给努力歪回来了。他还感叹来着,这些城里人脑子就是复(有)杂(病)啊,他表示不理解。
对于种庄稼,姜清意什么都不懂,前世今生就没种过地。但她渣爹是农村出身,对一些基本知识还是懂得。听说如今也是一季冬小麦、一季夏玉米这么个种法,她表示吃惊。
天,这年头都有玉米了?再一打听,红薯、土豆也都有了!土豆现在被称为地蛋,地里的蛋,好形象。辣椒也早有了,这个她知道,家里常有辣菜。可从没见到过红薯、土豆啊。啊呜,她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寻来这些种子发家致富来的。话说若是不慎穿越到贫苦农家,很多人就凭玉米红薯土豆奔小康的!
丁嬷嬷看姜清意沮丧的样子,笑问:“姑娘怎么不开心啦,不是天天想着要出来玩的,怎么出来了又这样?”
姜清意道:“奶娘,没有啦,挺开心的。不过,这玉米红薯地蛋什么的,我怎么在家里从来没有见过?”
丁嬷嬷笑道:“这些东西百年前就有了,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姑娘怎么没见过啊,只不过你不认识罢了。咱们原来在姜家,经常吃三合面的馒头,就是小麦白面、玉米面和红薯面掺和在一起的啊。白面多的时候还好,你忘了,有时候玉米和红薯面一多,馒头就粗,你还问怎么馒头拉嗓子来着。后来到了少爷家里,咱们天天吃得好,这才没见着。你说那个地蛋,穷人家吃得多,不过一般都是蒸着吃或者直接烧着吃,炒菜可费油呢。咱们到了少爷那里,还真没吃过。”
姜清意点点头,心想,回去买来吃吃,烧土豆块什么的她不太爱,但炒土豆丝、凉拌土豆丝可是她真爱。
丁大狗接着说:“姑娘有所不知,咱们这里地好,种红薯和地蛋有些吃亏,那些东西随便找点地都能长的。咱们虽不如江南鱼米之乡,但丰年大家还是吃得饱的。只有赶上旱灾,才会种这些东西。”齐县这里,十年一小旱,三十年一大旱,倒是从来没有过洪灾。
几人大概看了一下那一百五十亩地在哪里,具体土质如何,徐驰和姜清意都不懂,连丁嬷嬷都不怎么懂,何况他俩这没种过地的了。不过看地里的冬小麦,感觉长势还不错,买下地来,明年就有收成。
“这地在附近算很好的地了。卢地主本来也不想卖,可他两个儿子都在济南府做买卖扎了根。原来做绸缎生意,也就一般商人,今年好像说做洋货生意,银子赚的海了去了。这才在济南府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