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1 / 6)
“娘子不知道,我年少时最爱纸墨,又以纸为甚,一时兴起,曾以造纸为乐,这册子便是当时的心得。如今京师里甚流行一种磁青纸,比我当年所造,还差些儿。”
小娥又惊又喜,道:“那纸却贵得紧,原来官人这般本事。”
两个又说一阵,刘海石便把书册捧在手中研磨,小娥知他主意已定,也不多说,但道:“这造纸要如何入手?”
刘海石道:“我们多在地里种甘蔗,熟了时,正好取渣做原料。”
小娥又问几句,越觉云里雾里,想了想,道:“既是这般,不是要许多人手方行得事?只一件,那些熟手却往哪里找?”
刘海石笑道:“娘子明鉴,果然夫妻一心。” 交小娥打了一下,方道:“娘子不需着急,我前日也想到这处,实不行,便往远处招些来,再者从前佃户中有一人,如今无田可种,也堪堪可用。”
小娥一问,正是那日出言的张有寿,原来那日张有寿说了番话后,赵安便不把田佃于他,小娥素喜他忠厚,自无异议。
两个计议已定,满心欢喜,第二日一早刘海石便往郊外去了。
这趟刘海石三日方回来,小娥见他一脸风霜,忙交马婆子烧了热水,与他换了衣裳,安排饭食与他吃了,又同易仲和张氏叙了寒温,方交他往屋里睡了。
刘海石一觉醒来,见小娥坐在床头,便拉了她手儿,两个说了一会,小娥见他面有难色,把言语问他,方知他为银钱烦恼。
第二日小娥不声不响把卖地的银钱塞与刘海石,刘海石便在地里划出一角来,交人搭了两间房,又沿屋用土砖砌成夹巷,以做烘纸之用,过两日,又在南角挖了个池塘,方在地里种了甘蔗。
张氏晓得时,对易仲好不埋怨,直说两个不晓事,把银钱流水价花出去。
又将刘海石拉过一边,道:“贤婿勿嫌老身絮聒,既有银子何不拿去买田,便是近的买不成,买远些的也好,田在手中,有产息不说,又可传与子孙,却不是好?”
刘海石便听着,也不与她分辩,张氏无奈,又对小娥说了半晌。
又过两日,小娥不见身上动静,心头发虚,思想了一番,乘人不见,径走到两条巷外一个胡姓大夫门前。
那大夫须发皆白,方灌了几钟酒进肚里,熏熏然间见小娥进来,眼也不抬就问她何病。
听小娥说月信不至,就与她把了脉,又问她起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