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部分(2 / 6)
道:“哪来的野狗,也往寺中跑!”拉着小娥就往后头寻易仲去了。
妇人分明听见,待要还嘴,到底交徐彥青拉着出了寺门,一路聒躁,走到门首,那珍娘正在阶上挑花翠,见了两个,也不理会,依旧与小贩打牙犯嘴,妇人就把嘴一撇,走将进去。
原来徐家自经了两场官司,家事败落,卖了大宅并使女,只在冷巷里住着,徐寿父子也拾起旧行当,往铺里与人算账。
过了年余,略有起色,林氏便想与女儿再说头亲事,谁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了几头亲事都不成。
眼看女儿将将满了二十,急起来,同徐寿商议,先与徐彥青娶了亲,却是扬桥巷里一户裱糊匠的女儿,小名翠儿,进门不上一年,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而珍娘自恃娇艳,连小娥也不放在眼中,何况翠儿,两个逐日合气,林氏自帮着女儿,那翠儿就屡屡捧了肚子叫疼,几番下来,折腾得林氏人仰马翻,碍着孙子,强压了一口怒气。
那厢翠儿进了门仍和徐彥青吵嚷,珍娘早买了两只鬓花进来,听了几句,只抿了嘴笑道:“嫂嫂也不照照镜子,就吃起醋来……”
翠儿大怒,两个言来语去,一句不让,险不曾打起来,林氏只得扯了女儿道:“她肚里还怀着你侄儿哩!”
珍娘只道:“侄儿?呸!还不知是男是女呢!”就把眼珠子一转,扯过徐彥青说了两句,见徐彥青发呆,只瞅着翠儿笑将起来。
再说欢郎到任两月,大感头疼,原来旧知县离任,新任周知县为人跋扈,事事打压,许夫人心疼儿子,去信时好不报怨,几日后收到许知府回信,只说首辅年事已高,圣意不明,又说周知县仍首辅独子严世蕃一系,万不可得罪。
许夫人想到亲家与严世蕃妻族有亲,就要叫媳妇来问,交欢郎拉着,说出番言语来,只得罢了。
不说许夫人烦恼,只说徐彥青自听得小娥居处,无事便来走一遭。
先只远远望着,几次后,渐渐走近,逢着她一人,也向前问两句,小娥只淡淡应了。
晚上徐彥青想着她音容,怎睡得着,动起兴来,只把身子吊在翠儿身上,又交她握着,泄了一回。
第二日吃过午饭,想着小娥,又从铺里出来,走到易家铺前,见小娥独个坐着,就往柜前挨了。站了半日,见她只低了头写账,眼也不抬,恼火上来,俯了身子就要言语,不防瞧着她雪般秀颈,心头一热,冲口便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