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2 / 7)
,晋王杨广命司马王弘按智顗遗意建造,按传老僧定光曾对智顗说"寺若成,国即清",隋大业元年,隋炀帝亲赐寺额,遂名国清寺。天台山国清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600多间屋宇的大型建筑群
【注3】天台宗,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发源地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因其创始人智顗常驻浙江天台山说法,故称天台宗,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并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
【图】方丈和道长(捉虫)
晃晃悠悠到天台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现在是四月的天,已经有些闷热。(农历四月,比现代公历四月要晚些。)苏子佩坐在马车里万分难受,怪不得古人都活不长了,就这交通工具都能把人颠死啊!好想念她的小电驴啊!好想念动车啊!额,貌似有点危险……
与苏子佩所熟知的一些古刹相比,如杭州灵隐寺、嵩山少林寺,国清寺明显地显得有些另类。其余古刹貌似都是坐落于三面环山的谷地,而国清寺却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环境之中。
出了城关三五里,已经能见到"雁塔高排出青嶂",高耸的隋塔已然是忽隐忽现。但是,却要一直到国清寺"南大门"木鱼山下,才能窥塔身全貌,而主角国清寺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下了马车,随着师傅拾级而上。如果是秋天,苏子佩定然会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慨。虽然天台山上不全是枫树,但是漫山遍野的树还是会让她有种心胸开阔、怡然自得的感觉。
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门却不知开于何处。
刘怡昇一边在前边走着,一边介绍着国清寺的历史。原来国清寺是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之意,改名为国清寺。这寺庙的建成,和一个人还脱不了关系。而这个人,苏子佩还是知道的。杨广啊!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知道不?就是他开的。原来他不只是喜欢挖河,还喜欢建寺庙。苏子佩摸摸下巴,也许生在现代,杨广说不定是个很杰出的城市规划者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