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3 / 6)
了。
等接风宴结束以后,苏子佩又从徐氏那里得知,苏亶那一辈,除了一个姑姑嫁给长孙家以外,还真的没别的姐妹了。而堂兄弟之间,也都是儿子数量远远多于女儿。苏子佩顿时觉得自己成了香馍馍,那些伯母婶娘看自己的眼神,一个个都是赤果果的火热啊!
第一天,只是亲兄弟之间的家宴,却已经是这么大一群人了。在遥远的江南过惯了小家小户日子的苏子佩还真是不习惯。第二天,又是一些堂表兄弟之间的往来。苏家是个大家族,子弟又多是官身,迎来送往是免不了的,苏亶又是多年在外任职,如今归来,当初的同窗好友又是不能不联系的。在这个注重家世和师长的时代,人情是很大的一门学问。
这些天,苏子佩跟着徐氏也是知道了苏家兄弟的一些事。比如,大伯母陈氏,礼部侍郎家的嫡长女,知书达理、贤良淑德,与大伯父苏冽也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是现在苏家的掌家女主人。
而堂兄苏澄,年纪虽轻,弱冠之龄,却已考取功名,如今是国子监丞。
而家中其他弟兄,到了年纪都是要上京师学堂,苏瑰和苏珉,如今回了长安,自然也是要去的。
唐朝的科举制,每年定期举行的叫做常科,皇帝下令临时举办的称为制科。明经和进士是唐朝常科的主要考试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苏冽和苏亶走的考的就是进士,而四叔苏麟,考的则是明经。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生徒是指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这些都是后来师傅刘怡昇给苏子佩补充的。
苏子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过了头几天的热闹慌乱,家里也就渐渐安静下来。已经多年未归家,不过古人这点就比较实在,不提倡分家,虽然父亲过世的比较早(苏子佩爷爷,当年是出了名的音乐型才子加帅哥,不过蓝颜薄命,49岁就去了……)长兄如父,苏冽掌家,对底下几个弟弟也很是照顾。如今,三弟苏定蒙圣人赏赐轻军都尉勋,那是有自己府邸和田庄的,并不与兄弟们住一起。苏冽、苏亶、苏麟虽然府邸都不在一处,田庄商铺也都不在一处,但是理论上却依然是一家。
管家吴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