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部分(6 / 7)
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与此同时,经众臣最终议政,终是决定命凉州都督李大亮领精兵数千为其声援,以防慕容顺不能服众。
秋七月甲寅,又是增修太庙为六室。
冬十月庚寅,葬高祖太武皇帝于献陵。戊申,祔于太庙。
同月,左仆射、魏国公房玄龄加开府仪同三司。
十一月,又有一人走上大唐的朝堂,萧瑀被特进再次参豫朝政。
说到这位老先生,这简历哟,估计能写好大一摞的,一个档案袋不一定能放得下啊。就家事而言,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萧皇后的亲弟弟;就名声而言,他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就资历而言,他是伍德朝最受重用的大臣之一;就太宗朝而言,他就目前,这已经是他三次罢相之后的第四次起相了;就与皇帝的关系而言,他是太上皇的表连襟,李二陛下的儿女亲家。
所以说,这人,绝对不能小看啊。光他那生命力,就值得无数人仰望啊。
说起来,这人与太子李承乾关系还真是不浅。贞观四年七月,萧瑀曾为太子少傅,而此前,他也曾任过太子少师。
在如今心中已经有了最初目标的太子殿下眼里,这位老师,那是绝对不是可以怠慢的。
说到师生关系,因为一盘点心而引发的蝴蝶效应已经很是显著,孔颖达、于志宁等人,对太子殿下那是日渐满意,有的时候也是会像对一般后生那样,指导几句书本以外的话。
唔,都是他们用了一辈子总结出来的人生哲理啊。一句两句的,就够咱太子殿下喝一壶的了,回去好好想想吧啊。
不过,这位老师,倒是也不像孔颖达等几人那般好相处。
萧瑀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说得好听是言词直率,说得难听就是个刺头。屡次逆忤圣意那还是小事,还曾经和同为丞相的陈叔达因为政见不合,在朝堂上愤怒地争论,直至大吵,李二陛下几次都是制止不住,满朝文武乱得跟菜市场似的。
也因为这个,萧瑀第一次被罢相。
萧瑀为人是出了名的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也同样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这太子殿下去见他的时候,心里还是颇为忐忑的。
咱礼貌点吧,礼多人不怪啊!
"萧丞相无须多礼,说到底,承乾还是得称一声老师才是。"李承乾面上带笑,扶起行礼的萧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