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6)
搁下灯芯绒接下来也没有再出门,她不大在意分家结果,有赵向东在可以了。
说实话,事态发展挺出乎她意料的,她叹了口气,也不知今天能不能腾出时间回娘家。
赵老头十分干脆利落,等胡大海到了以后,直接表示,树大有分支,二儿子结婚后,他就想分家了,不过上次二儿子时间紧,没来得及,所以才等到现在才办。
胡大海就是个见证人,赵老头说他就听,顺带夸两句老哥开明,不见村里多少一大家子住一起的吵吵闹闹,分开过就安宁多了。
胡家就是村里少数分家户,儿子结婚一个分出去一个,他这话是真心的。
不管怎么样,分家摊子就拉开了,家里八间瓦盖大屋,刚好三个儿子一对老人,四份每份两间。林县一带都是跟大儿子过的,因此赵家老两口也跟老大赵向前过,等百年以后,属于老两口的两间房,就归照顾老人的大房。
不过由于赵向阳跟赵玉燕还小,就依旧跟着父母过直到结婚,房子分配适当调整一下。赵向东西屋两间不变,本来大房住的东屋就归老四赵向阳,正房四间就是大房跟老两口的,连成一片也方便以后分割。
田地是去年按户口人头分配的,各归各没啥好争。至于家禽农具等,赵向东放弃,两兄弟分配后,老四还小,就由老两口替他拿着。
还有现钱粮食等,赵家兄弟让亲爹不用分了,赵向前认为,小弟未成年,分家以后情况其实跟以前差不多,分不分没啥。
赵向东自己有,更不会要爹妈手里的钱,哪怕这钱是他以前给的。
赵老头同意不分粮食,但钱一定要分,他端详着一脸憨厚的大儿子,暗暗叹了口气,其实孙秀花今早折腾这出,何尝不是因为手头紧巴的原因。
赵向前都快三十了,手里一分钱都没,确实不大妥当。
“这钱,必须是你拿着,不能给你媳妇,如果你觉得自个儿拿不好,就爸给你拿着,用多用少记个账,以后你想拿就拿回去。”
孙秀花这人,赵老头不敢让她掐住大房的钱,不然还不得翻天。
“那就爸拿着吧,我要用就给你说。”
“好。”赵老头打算将大儿子那份,投进熏鸡买卖中,记着账目也不怕乱。胡大海在这当然不提,不过回头他告诉了赵向前,并嘱咐不许透半点风声给孙秀花。
赵老头早看明白这个大儿媳,就是个无风三尺浪的,让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