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036 阴差阳错(7 / 12)
记要给他们个说法。
雾宁不假思索道,“死者为大,那么多坟看上去却孤零零的,忽然就冒出了这个年头,这点疤痕过两年就消了,真的很难看?”
她记得谢池墨说过她手上的疤痕很难看的话,且不止一回。
“有点,过几天你住进去,如果想扫坟,让丫鬟动手就好。”他已知道官银被劫和越西国有关,越西国在边城和溪城设了银官局,专门针对的元周国的,抢劫元周国的官银运往溪城,将官银融后添加其他东西重制,同样的官银,分量相同,但参了假,一旦这类银子在元周国流通,元周国遭受的冲击可想而知。
首当其冲的就是买卖,元周国的百姓勤勤恳恳一文一文攒出来的钱才能买到的东西,到越西国看来,轻而易举就能成为元周国的富人,流通的银子数额大了,物价上涨就成了必然的趋势,一旦物价和银子超出朝廷的控制,不需要打仗,整个元周国就已毁了。
“你继续撕,我找刘辉说点事儿。” 当年,越西国皇帝为了让边城和溪城的百姓归顺,说两地的风俗维持以往不变,货币依着元周国的来,如今来看,越西国的皇帝乃另有打算,知道元周国不会和两地的百姓过意不去,边城溪城是元周国领土,百姓是元周国的百姓,朝廷怎会为难百姓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的无奈上位者看在眼里,何况皇上有意收复领土,和越西国开战乃早晚之事,到时殃及最深的仍是两地百姓,本着仁义道德,边城和溪城与元周国百姓往来,朝廷是欢迎的,甚至希望两地的百姓能念在情义,在两军交战时尽一份绵薄之力。
故而,两地流通的货币都是从边溪城传过去的,谁能想到,越西国竟然算计到货币上去。
此时军营人心惶惶,和何三有关的人全被抓起来了,人人自顾不暇,刘辉听说震惊不已,要知道,避火图是从韦安手里传出来的,而刘贤平日和韦安走得近,若雾宁真的是那种身份,刘贤只怕早就知道了。
联想到刘贤在国公府的所作所为,他脸色大变,刘贤,是知道雾宁的身份的,谢池墨被瞒在鼓里。
否则的话,刘贤不会想方设法帮雾宁遮掩。
想到雾宁就是他口中的那种女子,他不由得有些失神,因而谢池墨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有些心不在焉,直到耳朵边忽然安静下来他才惊觉不对劲,对上谢池墨晦暗不明的神情,他讪讪道,“属下知道了。”想
嘴上说着,心头却不太明白谢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