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1)(1 / 5)
水,倏倏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我估摸着,他是想出仕。” 婧说,她的意思是,这个人想当高级公务员。
管仲吃了一惊,有学问哪。一个流浪汉,就这么有学问;一个美女,又这么有学问。
“传令,大军就地稍息,你去把那放牛的哥们儿给请来。”管仲下令。
放牛的流浪汉来了,长揖不拜。
什么是长揖不拜?就是鞠躬,不下跪。这是一个经常见到的词,一般在民间高人见到高官时候用。
“尊姓大名?何处人氏?”管仲问。
“老子坐不更姓,行不改名……”错了,张飞武松之流的武夫才这样说,此人不会这样说。
“我姓宁名戚。”这里考试一下,根据前面的章节,他应该是哪国人?郑国人?错;楚国人?错;卫国人?终于答对了。第八章的时候说了,宁姓是卫国公族。
“听口音,你是卫国的。”管仲听出来了。
宁戚,卫国公族,到他这辈已经是士,家道中落,也就是破落户,沦为一般农民,但是家中有祖传图书若干,因此利用农闲时间自学成材。听说齐国在全球范围招纳贤士,因此卖了家里的牛前来齐国寻求发展,谁知来了之后,竟然没有门路见到齐桓公和管仲,不能获得面试机会。时间一长,流落街头,以替人放牛混口饭吃。
管仲一听,果然被婧说中了,是来求职的。既然如此,就地面试吧。
两个人一交谈,管仲发现,这真是一个人才啊,怎样的人才?在齐国还没有发现这么好的一个人才。
“兄弟,这样,齐侯三天之后也会路过这里,我给你一封推荐信,到时候你给他,必有重用。”管仲当时写了一封推荐信,交给了宁戚。
宁戚谢过了,拿了信,依旧回去放牛。
有人问,为什么管仲不当场录用宁戚,他没有这个权力吗?不然。管仲是一个行为做事很讲究的人,宁戚这样分量的人才,必须要最高领导人来任用,一来是对宁戚的尊重,二来也是把人情给齐桓公。
齐桓公用人
三天之后,齐桓公来了。宁戚还是老一套,敲着牛角唱民歌。
唱了一首河南民歌,齐桓公没反应;再唱一首山东民歌,齐桓公还是没听见。宁戚急了,开始唱禁歌,什么禁歌?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齐国国君爱吹牛,爱吹牛啊爱吹牛,与其跟他去卖命,不如回家去养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