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神秘晋国客人(2 / 9)
前进的动力。
封禅没戏了,称王没指望了。
齐桓公革命工作的劲头一下子就下来了,联合国大会也没兴趣开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没兴趣组建了。总之,革命热情没了。
当然,这跟岁数大了也有关系。
从那以后,齐桓公再也没有召开联合国大会,他开始更加注重享受起来,盖新楼,进口新车,让易牙采买最好的山珍海味做最好的菜,偶尔还跟公子开方去国家大妓院转转,不过,人老了,战斗力明显不行了。齐桓公的奢侈引发了许多不满,人们议论纷纷。
别说齐桓公,连管仲也开始享受生活。
“老管啊,不能这样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去哪里了?你该劝劝主公才对,怎么你也跟着学呢?”鲍叔牙来劝管仲,这辈子,这是第一次对管仲的做法不满意。
“老鲍,人嘛,辛苦一辈子,无非就是想享受而已。你说你不让主公享受,主公觉得辛苦一场也就这样,他会懈怠的。至于我,我是看见大家都在批评主公,我替他分一部分批评罢了。”管仲这样回答,鲍叔牙似懂非懂。
齐桓公没有野心了,但是,有野心的人还有大把。
两年之后,也就是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9年)。
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勾结北面的北戎,要里应外合,驱逐周襄王,自己登基。
北戎军队如期而至,攻打洛邑。周襄王一看不妙,立即派人四处求救。秦国、晋国就近发兵,驰援洛邑。北戎一看,心里又有点发虚。而城里王子带没有想到秦国和晋国来得这样快,也没有胆量接应北戎。
结果,北戎军自己撤了。
等管仲率领齐军来到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既然来了,也不能就这么回去,管仲派人前往北戎,谴责他们的侵略行径并且发出战争威胁。北戎很害怕,于是派出使者前来认错并要求签署和平条约,同时出卖了王子带,“都是王子带出的坏主意。”
管仲进城觐见周襄王,襄王要以周朝上卿的规格接待,管仲再三谦让,最后以下卿规格接待。管仲顺便把北戎的事情汇报了一遍,襄王当即同意接受和平建议,同时要处死王子带。
“大王,王子带虽然有错,但毕竟也是大王的弟弟,不妨将他赶到齐国悔过。”管仲建议。
于是,管仲将王子带带回了齐国。
这是管仲最后一次率军出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