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神秘晋国客人(4 / 9)
人不能抛弃?放弃了世子的宝座,只能说明他有更大的欲望。”
什么是哲学?这就是哲学。
哲学是不能无视人性的。
父亲死了,儿子还在台上含笑演出,我们现在说这是敬业,看看管仲怎么说吧?
“既然这样,仲父怎么从来没有说过?”齐桓公有些失望,他觉得管仲的城府太深。
“我从前不说,是因为他们可以让主公开心。就像大坝一样,我在的时候可以阻止洪水泛滥,我要走了,洪水随时要泛滥了,所以我提醒主公离他们远一点。”
齐桓公半天没有说话,对于管仲对这三个人的评价,他并不赞成。
半天之后齐桓公终于想起来还有话没有问,急忙问:“那隰朋之后?隰朋之后谁能接班?”
管仲没有说话,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当晚,管仲与世长辞。
一个伟人,一个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的伟人就这样走了。
天下的管仲
管仲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生。
管仲,名夷吾,周穆王的后代,一生致力于齐国的繁荣强大,为祖国的安定团结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尊崇周王室,和睦诸侯是他的原则,他为春秋诸侯建立了一个楷模国家,开创了国家发展的新模式,使得齐国成为各个诸侯国纷纷学习效仿的对象。
诸子百家,管子应当是第一家。而随后的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等,都是脱胎于管仲的思想。可以说,管仲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人会说,既然管仲如此伟大、如此无所不能,为什么不帮助齐桓公称王,取代周朝而成为历史上的齐朝?这个问题问得好。
为什么?因为管仲的屁股实际上没有坐在齐国,而是坐在周朝王室那一边。
管仲本人是王族,骨子里,他希望看见周朝王室重新建立权威,而不是被****。而辅佐齐桓公,帮助齐国强大起来的最终目的,是要尊崇王室。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可以解释管仲处理国际事务的种种立场了。
管仲对于姬姓国家非常关照,帮助燕国消灭山戎,把侵犯的地盘归还鲁国,帮助卫国和邢国重建家园等等。他希望这些周朝的同姓国家能够团结在王室周围,帮助王室重新建立权威。
为了防范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