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知音(8 / 9)
原来,此人确实是个老农民,姓钟叫钟子期。
“这么说来,你是钟家的人?”伯牙又吃了一惊。
“是,不过到我这辈,就已经是农民了。”钟子期笑笑说。
钟家是楚国的乐师世家,第三部中有钟仪,第五部中有钟建,都是楚国乐师。钟子期是这个家族的人,能够懂得音乐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他本人已经是不会弹琴的农民,可是毕竟对音乐还是有一种天生的感觉。
两人聊得投机,非常高兴。临别,两人约定,一年以后的今天,还在这里相会。
一年之后,伯牙如期来到了两人相遇的地方。可是,江水依然,故人不见。
伯牙左等不到,右等不到,难道钟子期忘了?于是干脆开始弹琴,希望琴声能把钟子期引来。可是,琴声没有能够再次招来钟子期。
伯牙等了一天,不见钟子期来,不禁有些失望,难道钟子期是这样不守承诺的人?不像。于是,伯牙第二天在附近寻找钟子期。终于,他找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恰好认识钟子期。
“老钟啊?老钟死了。对了,临死前他告诉自己的家人他跟一个晋国人有个约会,一定要把他埋在江边,等那个晋国人来。”这家的长者对伯牙说。
“啊,大哥死了?我就是那个晋国人啊,告诉我,他埋在哪里?”伯牙感到一阵深深的悲伤。
长者带着伯牙来到了江边,果然,就在当初两人相遇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座新墓。
“这就是了。”长者告诉了伯牙,匆匆走了。
来到墓前,伯牙放声痛哭。
哭过之后,伯牙取出琴,就在钟子期的墓前演奏那两首曲子《高山》、《流水》,两曲奏罢,泪水双流。
“啪。”伯牙挑断了一根琴弦,之后把整个琴高高举起,重重摔下。
这是伯牙心爱的琴,这琴陪伴他半生,陪伴他走遍天南海北,他珍爱这把琴胜过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为什么伯牙摔碎了这把琴。
“知音已死,今后奏给谁听?”伯牙喃喃自语,钟子期已经不在了,谁还能听懂我呢?要这把琴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那之后,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伯牙摔琴”的故事,后来,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今武汉鬼山),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后人有许多咏颂伯牙和钟子期这段知音友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