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2 / 6)
比较一下在相隔半世纪的两个时点上众议院的构成。1954年选举后,民主党获得众议院435席中的232席,并从此控制众议院长达40年。2004年选举后,共和党占据的席位恰好与1954年的民主党相同,在其连续12年对国会的掌控中,优势也从未达到如此之大。共和党人所获得的优势从何而来?答案是,其实在南方以外的地区,民主党人的席位增多了。而由于南方的转向,民主党损失巨大,最终席位少于共和党人。
南方的转向反映了南方白人投票行为的变化。1954年,与北方白人相比,南方白人不论收入高低,投票支持民主党的概率都要高得多。但到了2004年,低收入的南方白人并不比其他地区的低收入白人更支持民主党,而中高收入的南方白人大大偏向共和党。在2000年与2004年大选中,南方之外的白人仅以微弱的多数支持小布什。但投票支持小布什的南方白人要多出35个以上的百分点,南方黑人虽压倒性地为民主党投票,却根本不足以与白人相抗衡。要是没有这些南方白人选票,小布什应该早就落败,根本不可能靠“悬空票”与“蝴蝶票”入主白宫。
南方改弦易辙具有扭转乾坤的力量,这揭示了保守主义运动政治胜利的秘密。这个秘密简单得几乎令人难堪,大致如下:保守主义运动分子组织完备,那套环环相扣的机制就是右翼大阴谋的现实,由于这两点,他们得以接管共和党,并使其政策剧烈右转。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这一右转令选民不满,他们逐渐倒向民主党人。但由于共和党人能利用种族问题赢得南方的政治主宰权,他们反而能赢得大选,并最终夺取国会控制权。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或许故事尚未结束,甚至在2006年选举之前,以马里兰大学政治学家汤姆·沙勒(Tom Schaller)为代表的一些分析家就指出,共和党也许做过头了,就像当年的地域性转向导致民主党人失势一样,他们也可能遭遇类似的变故。在“新政”成员与“南方民主党人”的历史性联姻破裂之后,民主党人仍长期占据南方的许多国会议席。与此类似,在共和党的国会议员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稳定的右翼投票集团之后,在南方以外的地区,较为温和的选区仍长期选择共和党人进入国会,而这批共和党人有一些在2006年最终丧失了议席。2006年选举后,在共和党人保留下来的议席中有42%是南方席位,而1954年民主党南方席位的比例是47%,二者相差不远。
除此之外还有个难解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