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天下变革(4 / 8)
么,平日里除了履行起吏部尚书的职责帮着马文才提拔、训练官员,也在帮着他和祝英台细化第一次开科取士的细节。
谢举也明白这些人上京并不全是为了联姻,更多的是从祝英台带领茅山弟子来洛阳而产生的危机感,所以借着“结交士人”的机会,便帮着魏国现在的朝堂游说、劝服魏国高门举荐族中有经验的官员出仕,再挑选年轻的子弟参加第一次科举,帮洛阳重新建立秩序。
即使马文才再怎么想不拘门第选拔官员,高门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极高的起点都决定了他们在各方面都优于普通人,这第一次科举,即使不必“照顾”也可想而知乃是高门士人得选之人更多,现在他们不愿和寒门一起考试,无非是顾及身份而已。
可既然连谢家人都要参加科举了,他们还有什么不顾身份的?借着这个现成的台阶,都乖乖地往下走了。
祝英台带来的道人中很多很善于计算,没有花太久时间,就在已经在洛阳和荥阳附近完成了土地的丈量和计算工作,暂时决定第一座军府建立在荥阳,由贺拔胜作为开府将军率领武川军团进行军垦和屯田。
荥阳原本的南方士卒也一同编入了军府,和北镇军户一起成为荥阳的府兵,交替进行耕种和训练,因为南方士卒士气差、战斗力弱,他们的训练任务就交给了武川军团,而南方军队则教导武川军团如何耕种和谋生。
摩擦是会有的,但这世上的矛盾大多来自于互相不了解,当胡人和汉人居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作再加上通婚,用不了多久就会消除掉隔阂和误解,成为一个叫做“荥阳府兵”的新团体。
与此同时,随着第一次武举选拔即将开始,从关陇、巴蜀、幽燕等州府来的勇士也涌入洛阳,希望能够效力军中,为成为第二座“军府”的正式武将与官员而拼上一把。
在有关人才的燃眉之急暂时解决、一切又都在欣欣向荣往着好的方向发展时,马文才终于也有了余力从繁杂的魏国事务中抽身出来,和梁山伯、傅岐、陈庆之等人一起关注起梁国的政局。
其实马文才拿下徐州和豫州的决定十分冒险,因为梁国那时候是有心谋夺徐、豫二州,并以豫州为跳板图谋雍州的,只是当时太子病重,萧衍对要不要派萧纲领军出征产生了疑虑,就这一个迟疑的功夫,雍州就被马文才拿下了。
再到后来,因为建康动乱,在外征战进攻豫州的梁国兵马大败而归,重新回到边境修整,又被急着抵御湘东王萧绎的萧纲召了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