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3 / 6)
暴自己的隐私给别人看是一件光荣的事儿?” “什么是隐私?隐私一说出来就不是隐私了。况且我写的也不是隐私,真正的隐私是-我怕说出来不合适。” “你说你说。” “那我就说了?” “说。” “真正的隐私-比方说,我现在想的是:去你妈的,去您妈的!......”我怯怯颤颤说出我的比喻,谁让他逼我呢?“写到小说里可能是:去他妈的!--去你妈的!是隐私。去他妈的!不是隐私。当然我不是说主任您,我就是打一比方。” “我觉得,你应该擦亮眼睛,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讴歌些人类世界的美好,给读书的人一点启迪才对。” “我也经常反思,尝试着写了写,结果发现特别做作--忸怩作态令人作呕。” “你这个人呵,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问题。” “我承认,我没有那个高度,但不能说,我的作品一无是处。” “我觉得你这还不能叫‘作品’,就像小时候的作文,直述每段故事每个情节,只不过你是个油腔滑调玩世不恭的人,说话的方式有所不同!” “您概括的挺准确的,您找我来就为这事儿吗?”我拉了拉背包带子,想站起来走掉。 “还没有切入正题呢......你知道你这本书一出版,在台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小说里,你虽然化了名儿,但大家都知道你写了谁,写成了什么样子,有人说:我对米多多的道德发生怀疑。” “我生活在这个地方,自然会放置些背景,再有......"我忽然想起王小波的一句话“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 “......这不是我说的。我只不过给你些善意的提醒。我再过几年都退休了,可你毕竟还年轻,还要在这个地方呆下去,总不能给人留下坏印象。” “谢谢您的语重心长。关乎坏印象好印象,我从不去考虑,人总不能为别人而活着。” “还有你的听众,看了你的书会怎么想?大概他们有的是震惊。” “对于出书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相信在凤凰这样一个小地方,大多数人一听说‘米多多出书了’所做出的第一反映也就是-挺牛逼的!” 我的歪理邪说显然触怒了谢主任,他不屑地说:“出书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在二十五岁就出了!喏,送你一本。” “主任,不好意思。您都送了我了。”实际上都送我三本了。谢主任的书是一本诗集,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次,谢主任让小张把其中一篇谱上曲在一个主题晚会上唱了--《记者都是钢铁汉》! “咱不说这个了。你为什么不能每天签到?” “主任。这个问题我都解释过好多遍了。你知道咱们台里的情况,全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