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3 / 6)
起义,次年郭子兴率兵于濠州起兵响应。不久,朱元璋加入了郭的队伍。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因其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很受郭子兴的赏识,马氏对他也很爱慕,于是子兴和夫人张氏作主,把义女嫁给了朱元璋。之后,朱元璋职位不断提升,军中都对他另眼相看,称他为朱公子。“元璋”这个官名还是在这时正式起下的,这段姻缘成为朱元璋日后发展的一个契机。
不过,郭子兴性情暴躁,气量狭窄,在别人的挑唆下,也多次猜忌贬斥朱元璋。有一次甚至把他监禁起来,不准进食。马氏得知后,亲自到厨房,“值蒸馍熟,后乘热窃其一,怀之薄乳旁,乳为之糜”。别的将领出战,总要掠获些财物向郭子兴献礼。朱元璋带兵秋毫不犯,即使缴获一些战利品,也尽数分给部下。马氏怕义父不察实情,耿耿于怀,就拿出自己平素的积蓄献给义母,求她向义父调停说情。就这样,朱元璋在这支队伍中的地位逐渐得以巩固。
有一段时期遭大灾,军中粮缺,马氏总是不吃饱。她还亲自掌管丈夫的文札。朱元璋的军状文书,还有他随手写下的札记、备忘录,都由她整理保管得“籍簿井井”,“仓促取视,后即于本中出而进,未尝脱误”。平日随丈夫在军中,常提一些很好的建议。
马皇后认为“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她曾多次提醒朱元璋:“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人,则杀亦罕也。”战争紧张时,马夫人“亲率妾媵完缉衣鞋,助给将士,夜分不寐”。
朱元璋做皇帝后,经常回忆起早年艰难岁月的经历,把马皇后“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史家称明代“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这和马皇后的表率作用是分不开的。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诸将击败残元势力,俘献宋元以来的传国玉玺,举朝庆贺。马皇后却说:“元有是而不能守,意者帝王自有宝欤。”元璋会心地说:“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马后拜谢道:“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
针对朱元璋经常法外用刑,随意治罪,马皇后提出:“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一次朱元璋发脾气责备宫女,皇后也假意发怒,命令把宫女交付有关机构论罪,并解释:“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中矣。即陛下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